泸沽湖渔民:住在水边的摩梭人4.3万元
盐源9月24日电(岳依桐 魏尧)早上6时,初升的太阳温柔地照耀着镇静的泸沽湖,杨依左与同伴们纷纷翻开自己的帐篷,往湖边走去。划船出湖,将头天放置好的渔网一点点收起,这些栖身在泸沽湖畔的摩梭渔民们一边收网一边相互探讨着一天的收获。近日,记者走进了这群住在水边的摩梭人的生活。
作为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打鱼曾是摩梭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固然住在泸沽湖边,可渔民们的家却并不在这里。他们现在寓居的处所是本人搭建的帐篷区,中间的大帐篷是他们的公共区域,素日里,渔民们在这里做饭、煮茶、聊天。大帐篷的周围遍布着星星点点的小帐篷,那就是他们的卧室。

“除了休渔期以外,我们一年内大多数时间都住在这里。”带着黑色帽子的杨兵玛扎实介绍,“我们的渔网均匀长达千米,天天早上6时开端收网,收完可能需要近两小时。然后再放网,一天的工作时间也就3个小时左右,仍是很轻松的。”
打鱼并不是渔民家庭的唯一收入起源,但对于已经打了30几年鱼的杨依左来说,这样的生活好像已经成为了习惯。“收成丰盛的时候,每天都能卖几百元(人民币,下同)。一年下来,还是有几万元的收入,可以补助一些家用。”杨依左告知记者,渔民们每天一起做饭,一起谈天说地,日子也还是惬意。

走进渔民们的大帐篷,记者看到一旁放着锅碗瓢盆等工具,还有新鲜的蔬菜。“我做的焖锅鱼非常好吃。”杨依左骄傲地笑着,“刚打上来的新鲜鲫鱼,配上小米椒和姜葱蒜,非常香,四周的居民都时常过来吃鱼。”
泸沽湖里的鱼类以鲫鱼和鲤鱼为主,打起来的鱼渔民们可以卖给当地居民和游客。身穿牛仔外套的杨次丁告诉记者,“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的鱼越来越好卖,以前都要去云南那边卖鱼,往返至少需要3个小时。现在许多人直接在湖边等着,打上来了就买走了。”杨次丁笑着说,20年前只能卖几块钱一斤的鱼,现在能够卖十几元。“工作比原来轻松了,收入也高多了。”
家住泸沽湖镇的王强一早便开车来到湖边,期待购置新鲜的鲫鱼。“这些新打起来的鱼非常新鲜,想吃鱼的时候,我们就会过来买。买回去炖汤,味道很鲜美。”
接过王强选择的鱼,杨次丁转身拿起挂在树上的秤进行称重。“一共3斤,一斤15元,总共45元。”阳光洒在杨次丁黝黑的脸庞上,投映出一道阴影。“下次又来买哦。”这位摩梭汉子露出了浑厚的笑容。(完)
- 南方电网公司紧急调配53台发电机援助澳
- 台风"帕卡"渐离 香港降级热带气旋警
- “帕卡”接踵而至 当天受影响用户已恢
- 沪“爱心接力站”超4300座 供环卫工人临
- 强对流天气致使东海险情不断 专业搜救
- 宜黄做大做优工业"蛋糕"
- 日本国脚成莱斯特新大腿 冈崎慎司英超
- 沙湾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带动塔城地区
- 8月9日前购买祥鹏航空飞往九寨沟的航班
- 印度两名男子喝多后跨过悬崖护栏,结
- 第二届“麒麟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这100人进入秦城监狱面试名单 有岗位限
- 25岁机车界“妖精女王”命殒,她竟然从
- 一嗨租车杭州召开库里球迷见面会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谈“家风”
- 云南设立监理中心 旅游购物30天内可无
- 驻韩美军公开“卡尔•文森”号航母韩
- 中兴通讯H股快速拉升 一度大涨逾8%
- 逐梦人——“科技财神”李保国
- 中国篮协:“姚明改革方案被否决”是